页面载入中...

当前位置: 主页 > 现金平台代理 > 金色观察|Maskbook现身后的冷热思考?

金色观察|Maskbook现身后的冷热思考?

一个Maskbook的出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在区块链领域实践隐私保护的应用,这个应用似乎很惊艳,也很轻便,让大多数用户看到后都拥有了足够的好奇心。

那从Maskbook之后,能给予区块链应用哪些提示呢?

隐私保护的应用边界在哪里?

隐私保护一直是区块链领域中,想要实现的重要应用之一。如果想要将用户隐私保护起来的话,必然会需要在数据存储、流通两个过程中使用相应的技术方案,然后应用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

Maskbook是一个在社交场景中应用隐私技术的好例子。首先,在社交场景中,用户日常大多使用的社交软件已经发展为巨头,用户的数据,在以往的使用中已经大量留存在社交软件的中心服务器中。而平台正因此,利用数据来服务用户在软件中的体验,以及通过广告系统来创造社交系统内的广告价值。

社交软件是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产生的工具,在平台内我们可以使用平台服务,但必然会将数据暴露给社交平台,这是使用的代价。Maskbook的出现是眼前一亮的,当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状态,在信息流中发送出去的内容由正常的可视文字变成了一串无法解密的字符串。

在平台的大数据筛选及挖掘过程中,这样的信息会成为无效信息,这就达到了发布信息的保密。

这个过程中,Maskbook是将发布出的信息,变成了加密后的密文,然后在相应的拥有Maskbook的用户上就可以实现解密。但这个过程是在用户将信息发送到社交平台过程中将信息加密了,其为了将信息的拥有权和使用权还给用户,则在过程中将信息加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创新的,但同样也不代表在隐私技术应用上的突破。

Maskbook并非改变了社交平台的规则,而是使用很轻的模式,切入到隐私保护的关键环节。用户使用社交,除了生产信息流内容外,加入平台就会被平台获取各类的数据,其中仍旧有多种数据产生的部分无法让用户掌握拥有权和使用权。

Maskbook是在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中做了一个明文密文的加密解密工具,就像两军交战,双方都会使用自己的密文传输重要信息。似乎我们更期待的是将隐私保护深入到用户行为的每个过程。

那我们在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各类应用提供隐私解决方案时,就要重视在开发应用过程中,隐私保护的范围要延伸到哪些环节,是浅尝辄止,还是彻底改变社交的底层思路。

浏览器插件是个好入口

不得不说,Maskbook是个眼前一亮的产品,也有很明显的社交场景应用。我们可以把Maskbook的用户形容成,有在独立的空间内表达、社交,并且有PC使用习惯的用户。

首先,在社交巨头的软件中,其实满足的是一种适合普通大众广泛的社交需求。Maskbook是存在于这一需求之上的业务场景,本身就是一种细分人群的定义。在用户分层中,年轻一代的用户有望成为Maskbook的深度用户。

Maskbook使用浏览器插件作为其功能的载体,这和很多钱包工具的使用习惯一致,同时也很明确的指明了该功能需要在PC端实现。

这将代表,在浏览器端的用户需求,未来都可能成为Maskbook的需求。浏览器端,是一个可以将诸多业务启动的环境,其用户体验上也会更好。例如M站如果在浏览器端去调用某个App的功能,实现起来有难度,同时也会有使用上的延迟。这也代表在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互联网后,用户习惯有可能将重回当年PC互联网的部分用户习惯。

在PC端,例如在社交平台的网页页面上编辑内容,如果装有插件,就会直接唤起相应的功能,如果涉及到了支付环节,同样也可以直接唤起钱包支付工具,而手机端就会有体验复杂的感受。浏览器未来也会是web3.0时代的必须工具,在这一个入口上,的确是区块链应用的机会。

规则内的创新和轻模式

Maskbook在社交平台规则内很巧妙的实现的内容隐私保护,利用浏览器插件,让体验变得更轻,操作可以直接嵌套在网页版的社交平台使用中,这是一种在规则内创新,以及轻模式开发的思路。

在区块链领域创业,很明显的是我们并非会创造一个新项目去取代谁,去颠覆谁。漫长的互联网时代给用户已经有了很好的教育,我们很难去用新的东西去获取一批用户,继而改变他们的习惯,这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的时间和资源都过于昂贵了。

因此,当我们习惯了在巨头的包围下,开发新的功能,以及在巨头的业务背景下完成创新,也就是将巨头业务当成基础设施。Maskbook利用的是庞大的社交网络作为基础通信渠道,前文说到,我们只需要解决“关键环节”,让用户的上传的信息流数据成为无效数据,并且让数据加密,拿回所有权。这也就不用再去建一个App,担负高额的运营费用。

轻模式是取巧的,是有效的,但这种规则内创新,也会面临在业务变现以及运营增长上的阻碍。没有App载体,便影响增长和留存,在浏览器安装插件,某些情况下会影响到其他网页的体验。业务变现则需要有广告露出点或者资金支付流程,但目前这一模式是否能实现两者,还有待讨论。

轻模式是应用落地的良药,但也会让应用孤立无援,这是一个随用随走,快进快出的工具,如果成为一个完美商业方案,工具需要更多的组合技。